政府今年將會與中電及港燈就管制計劃協議進行中期檢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提出無約束力議員議案,促請開放電力市場及檢討協議。有議員提出修正案認為毋須降低 8%的准許回報率,最終被否決。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林筱魯:「准許回報率是固定資產淨值的百分之八, 假設將准許回報由百分之八減至百分之七,但容許固定資產由一千億增加至二千億,最終大家都要多付電費。 」立法會議員(商界第二)廖長江:「政府應該考慮以固定資產平均值去計准許回報率是否合理,以及應否下調百分之八的准許回報率。」
智通財經 APP 獲悉,6 月 12 日消息,能鏈智電(NAAS.US)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 DadaAuto 與香港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産品一站式服務供應商——香港光電控股有限公司(Sinopower Holdings International Co.Limited,以下簡稱“香港光電”)及其股東已簽署協議,能鏈智電將通過 DadaAuto 收購香港光電 89.99%的股權,總對價約 610 萬美元,收購交易預計在本月內完成交割。
宏利宣布將推出 ESG 主題的強積金成分基金,全面融合三大可持續性因素,包括環境(E)、社會(S)和企業管治(G)元素。
宏利一直致力進行有責任的投資,而 ESG 元素有助強化我們作為主動型基金經理的實力。在亞太區,我們看到決策者、企業和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急速上升,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後的新常態環境之下。我們相信,亞洲可持續發展的迅速增長能帶來吸引的投資機遇、有助為投資者帶來潛在的多元化和長綫可持續投資表現。
全球要達至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必須加快綠色投資。然而, 自去年3月以來,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累計上調500點子,融資成本上漲,令規模較小的綠色項目更難集資。加上綠色投資定義欠清晰,即使投資者有興趣,亦可能比以往更謹慎。事實上,我們可以透過合作改變現狀,共同建立具透明度的系統,藉此降低風險,促進綠色投資。
香港大學正擬於深圳南山設立深圳分校,經管學院已率先進駐福田中心區,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在專訪指,深圳校區逾 12000 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0 人上課。他指新校區與港大本部校園車程不到一小時,兩地師生可以即日往返,選址亦便利聯繫大灣區內地城市;學院打通港深兩地的教學資源,加上與當地高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合作交流,學生更願意在深圳校區上課。
今日是世界環境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公布「淨零排放 2045」願景詳細內容,冀於 2045 年前達到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提出的淨零排放標準,並與政府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目標一致,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是次訂立進取減碳目標,期望能為業界發揮帶頭作用。」
全球面對人口持續增長及減碳兩大問題,施羅德投資環球資源股票投資組合經理 Alex Monk 認為,環球能源、食品及水系統均面對大型轉型問題,要達至2050 年碳中和,再生能源領域所需的投資額高達約 100 萬億美元(約 780 萬億港元)。他稱,目前能源轉型仍處於初始階段,要推動能源轉型,可透過提高能耗效率、提升農業產量及生產效益、減少廢物排放量、減低碳排放等方式推行,而從長綫角度來看,相關股份的估值仍然合理。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建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省電,例如使用一些較省電的電器,以及在鄉村學校等地方安裝太陽能板,改以太陽能發電。機電工程署亦有透過網上及小冊子向市民提供「慳電小貼士」。在夏天時,調校並維持空調室溫在攝氏24至26度,以及用具能源效益的燈代替鎢絲燈。